2022高考:时代转折,重塑大国新民
高考,是多数人第一个人生转折点,甚至是改变命运最容易的一道关。小镇的父母就是通过高考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,为小镇之后的成长打造了截然不同的基础,而小镇之所以走到今天也与到北京上学关系重大。
高考对中国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次考试,高考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以考促改,影响全国数亿人。相比数理化英语历史地理等等课程都有相对固定的考核方式,高考作文更容易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,具有指向标的作用。
今年的高考作文,放在更大格局下,有着截然不同的体悟。
- 1 -
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,上海高考延迟了。今年高考作文一共有7个版本,分别是全国甲卷、全国乙卷、新高考Ⅰ卷、新高考Ⅱ卷、北京卷、天津卷和浙江卷。
先大体介绍下:
全国甲卷适用于:四川、云南、广西、西藏、贵州等5省。
题目是由《红楼梦》为大观园桥上亭子匾额题名入题,要求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,谈对“众人给匾额题名,或直接移用,或借鉴化用,或根据情境独创,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”这个现象的思考。
全国乙卷适用于:河南、安徽、江西、山西、陕西、黑龙江、吉林、甘肃、内蒙古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12省。
题目是以“北京:双奥之城”两次举办奥运的变化入题,以“跨越,再跨越”为主题写一篇文章。
新高考Ⅰ卷适用于:山东、广东、河北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等7省。
题目是以围棋的“本手、妙手、俗手”入题,要求结合这三手的启示,阐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。
新高考Ⅱ卷适用于:海南、重庆、辽宁等3省。
以在不同行业有为人物包括北斗科学家、民族摄影师、改变“千城一面”的建筑师等为例子,以“选择·创造·未来”为题谈认识和思考。
北京卷还是传统的一大一小,小的三选一,分别是社团招新启事、设计核酸检测间隔线标志、以“像一道闪电”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小诗;大的二选一,分别是以“学习今说”为题写议论文,或者以“在线”为题写记叙文。
天津卷则以“烟火气”为核心谈思考和感悟;浙江卷直接成了申论,要求就浙江人才工程谈对考生未来发展的启示。
简单评论下:
全国甲卷、新高考Ⅰ卷、新高考Ⅱ卷都挺不错。从形式上,无论以什么入题,都提炼出来了要求考试写的内容,跑题是不太可能了,也体现了学习“语文”的目的,那就是能语会文,怎么都有话说,可以旁征博引也可以直抒胸襟,可大可小、可写实也可传意。
北京卷、天津卷中规中矩。
另外两个就非常不怎么样了。
全国乙卷如果放到北京考还说得过去,但是对于河南等12省来说,一群18岁左右的孩子,有很多人可能都没去过北京,枯燥的列上一堆表格和数字,就生硬的要写“跨越、再跨越”,让这些孩子们怎么理解?2008年奥运会孩子们还小,2022年冬奥会更是在疫情期间,大谈特谈体育,想套“体育强国”实在太生硬了。
给定的这些材料还有题目要求,实际把没有多少实际生活经验的考生拴死了,很容易沦为“假大空”。
至于浙江卷应该是今年最差的,当然最后还得看看上海咋出题,考虑到今年的特殊情况,上海如果不小心的话说不定会上热点抢了浙江的倒数第一。
为什么说浙江差呢?全国乙卷也就是容易“假大空”,浙江卷直接成了申论了,关键给了一堆生硬的材料之后,也没有一个收口,直接就让谈启示,这种出题很容易出现跑题,出题水平极低;为了解释人才工程提供的3个例子更是关联度太低,非常牵强。
只能说浙江卷作文出题人想要歌功颂德的想法太过急切,这事儿怎么品都不对味。
- 2 -
简单聊了下今年的高考作文,再来谈谈体会。
小镇今天的题目是“重塑大国新民”,教育、思想的塑造要放在更加长远的角度去审视。
在这一点上,全国甲卷、新高考Ⅰ卷、新高考Ⅱ卷的作文命题组明显更明白时代趋势,明白未来的教育导向,是真正搞明白了最近国家的一系列动作到底想做什么。
小镇此前就毒教材分享过《以“毒教材”祭旗,吹响文化进军的号角》,“毒教材”影响下一代的成长,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,很适合成为文化领域改革的一个切入口。
而教材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高考,如果高考不考,大家学习的动力一定会弱化,所以高考+教材,能够实现更大的撬动作用,通过全民的思考、教学的改革等等,实现我们更长远的预定目标。
这就要谈到三件事:
一是两次最高层集体学习。
2021年5月31日,最高层第三十次集体学习,主题是“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,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”;
2022年5月27日,最高层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,主题是“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,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”。
最高层的学习,实际就是对全国的一次动员,指明未来的工作方向。这两次学习的核心就是要立足于中国,挖掘属于中国自己真实有生命力的东西,要在文化、思想等人的精神层面建立自信,不但于内要找到我们更长远的生命力,更要在外把中国影响力打出去。
二是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。把家庭这个关键但是长期缺失的教育环节利用起来,为此要实现全社会总动员。
三是长期以来因为种种思想不独立、不自信等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。典型的比如在美国舆论战等内外部因素下,中国内部出现的一系列乱相。比如说文化娱乐界、毒教材又或者出现的一些社会分裂。
这几件事的背后核心就是我们到底如何打造属于中国,且能够与西方分庭抗礼的思想文化体系,我们确实有非常悠久的文明历史,但是多而不强,长期处于旧的已破、新的未立的尴尬境地。
中国是后发国家,物质和生产力上跟上来了,但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配套的思想和认知体系是缺失的,既不愿意也不能全盘西化,那就没了根;也不能照搬过去,这与我们生产力发展存在很大矛盾。
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变革,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、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认知,一切物质上的变革必须对应思想的变革。对于工业革命的起源国家,它们经历了完整的两个协调成长、变化的过程,关键是诞生了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一整套思想认知或者说哲学体系。
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精神核心是试错。
比如蒸汽机早在1679年就有了原型,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断改进,终于在1765年由瓦特发明了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,让原本只能提水的蒸汽机,成为普遍应用的蒸汽机,然后不断在各个领域探索应用。
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精神核心是科学。
科学关键是可证伪,相比“永远不会错”的体系,这样的闭环是不可能进步的。而科学可以证伪,也就意味着承认我们现在的认知永远是片面的,科学就是在不断证伪中发展和前进。
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只是工程师不断地探索,还不涉及思想认知领域,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已经深入到了人的思想。
中国人是不缺试错精神的,比如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“试点”,就是要依托广大人民和各地方的探索,去找到可能的路径,让改革的成本和负面影响压到最小。
但是在科学上,我们显然严重缺乏,我们现在的确在科学技术上有很多创新,但这里指的是“可证伪”的认知。这一点在中医等涉及中国传统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,中医这几年发展出现了问题,除了人才培养难、自然环境变化影响药效、有些人装神弄鬼以外,关键就是没有进行科学改造,不能自我证伪,那就只能继续去挖掘古代的验方、搞药材替换等等。
这本质还是几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“观察归纳法”,是经验主义,已经落后于科学思想。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,比如人与人之间“鸡同鸭讲”的争吵等等。
但问题在于,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科学思维,其源头还是西方的宗教,具体来说就是基督教神学,这是一脉相承的,而基督神学也是现在西方哲学的根。
中国特别需要建立科学的思维体系,而这个思维体系需要建立在一整套哲学体系基础上,有很多中国文化学者或者民间爱好者,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推崇,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当然很宝贵,但是不成体系,甚至自己都在打架,更加关键的是,古代的这套东西已经远远不是用于我们当代,就会出现很多冲突,容易把脑子冲晕。
我们要建立科学思维,就要建立适应中国当代的哲学体系,但我们显然不能照搬西方的基督神学,那就成了“以夷变夏”,怎么搞出一套适应中国、能更为中国未来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思想武器,就成了我们在文化领域最重要的任务。
上面说的,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最核心、最重要,也是我们要做的,无论高考的变化还是教材的整改等等,都要服务于这个大目标。
- 3 -
所以,小镇为什么觉得全国甲卷、新高考Ⅰ卷、新高考Ⅱ卷尤其是全国甲卷好,就在于此。
已经不是单纯考写文章,而是在考思维认知,考察的是学生认知世界、感悟世界的能力,更是在考察学生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与方法论,本质就是哲学。
我们当然不需要像法国这样把哲学作为单独一课加入高考,但我们可以把作文变成推动全民哲学思考的一个载体。
脱离过去八股文一样背模板就可以过关的套路,真正去考察辩证思考,以考促改,推进教育相关产业、学校尤其是家庭相应调整改革,培养孩子具备更开阔的眼界,更早形成人生观方法论,这对孩子乃至国家的未来非常重要。
很多孩子高考结束,到了大学突然“解放”,精通考试但认知不健全,就容易把“不一样”作为所谓的真理,受到了很多负面的扭曲,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惨重,有多少孩子就因为那几年的一时好奇,对未来的人生带来了几乎难以弥补的损失?(参阅《法没有例外》)
当然,这对于家庭的要求很高,父母对孩子的教育、成长变得更加关键,如果还是把一切推给学校,那在这种关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养成上必然滞后,过去还是主要影响高考后的人生,那未来很可能就要直接影响高考成绩。
现在北京下学期就要开始新一轮的教育改革,全国也在加强对综合素质的考评,教育的改革当然需要更长时间,但是孩子的成长本来也不是一蹴而就,如果不提前准备,后面就会很吃力。
可能有朋友认为,这种高要求对于较为落后地区或者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不利,认为这不利于教育公平等等,这种想法可以理解,但未必成立。
首先,国家当然要投入更大力量促进公平,但国家更需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,为国家未来负责,每个时代都会有落后的人,指望国家为少数人停下变革的脚步不现实。
其次,高考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语文而是数理化,比如高考作文基本也就在42到55分左右,拉开的差距也不过是一道数学题,语文本就是母语,提高听说读写、阅读思考能力本就是语文教育的任务,这有什么可以指责的?
最后,生活的地区或者家庭相对贫穷的人,他们很可能拥有更多的人生思考和感悟,而高考作文的改革也会让教育相关行业迅速调整,增加对思维认知和世界观等内容的教辅出版,教师也会注意调整,事实上能带给较为落后地区增加更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。
何况今年的高考作文真的没学过吗?比如全国甲卷,看看《觉醒时代》,马克思中国化的过程,高铁等产业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,又或者谈文化创新,这都是可以切题的,关键还是要打开思维认知。
相比这些可能的损失,高考指挥棒的变化刺激下,让更多家长调整思维,这对于孩子高考以后的人生将带来更大的帮助。
- 4 -
小镇很喜欢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的一句话,他说:新理论代替旧理论不是说服拥护旧知识的人,而是拥护旧理论的人被替代了。
这句话非常值得好好体悟,就不展开谈了。